屈強比是橋梁模板鋼板的重要性能指標。研究了熱札后的冷卻方式,包括普通的連續冷卻、延遲冷卻和分段冷卻,對16 mm厚橋梁用Q500qE鋼板屈強比的影響。結果表明:熱札后連續冷卻的鋼板組織為單一的貝氏體,強度較高,屈強比偏高;分段冷卻,即熱札后水冷至670-740 ℃,以避免晶粒長大,再以1-3 ℃/s的冷速空冷至600-680 ℃,以獲得部分鐵素體,最后以大于15 ℃ /s的冷速水冷至350℃以下,使剩余奧氏體完全轉變為貝氏體,鋼板的組織為鐵素體+貝氏體雙相,屈強比較低,符合要求。 隨著我國公路、鐵路建設的蓬勃發展,對橋梁模板鋼板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具有高強韌性和優良的可焊接性,還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耐大氣腐蝕性能。屈強比表示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接近程度,是材料的一項重要的性能指標。屈強比高的零件屈服后很快就會斷裂,而屈強比低的零件屈服后會出現較大的應變強化,達到更高的抗拉強度才會斷裂,因此低屈強比的橋梁模板適用于大跨度橋梁的主體結構一3_4 I,以提高橋梁的安全性。 隨著高鐵重載鐵路的發展,420和500MPa級等高強度橋梁模板逐漸得到推廣應用一6一。但隨著強度級別的提高,其屈強比更難以控制。235-355 MPa級鋼的組織以鐵素體+珠光體為主,通過控制晶粒度來達到合適的屈強比和韌性,屈強比一般較低,易于控制;420550 MPa級鋼通過控制軋制和冷卻工藝獲得低碳貝氏體組織,盡管強度、塑性、韌性均能滿足要求,但屈強比較高。尤其是薄鋼板(如厚度20 mm以下),由于軋制過程中的變形量大、降溫快、軋后冷卻快等原因,其屈強比往往偏高,難以控制。m.yishengpaima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