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藝流程 墩柱為單柱式及雙柱式墩,立柱施工緊跟承臺施工進行,在承臺橋梁模板安全完成后,進行墩柱鋼筋吊裝,待承臺強度滿足要求拆模后進行立柱橋梁模板及混凝土施工。 2、立柱鋼筋 2.1加工技術要求。在標準化鋼筋集中加工車間,配置智能數控鋼筋加工設備。立柱鋼筋加工前,首先根據設計圖紙的立柱外形尺寸制作鋼筋籠加工胎具,所有鋼筋在胎架上進行焊接。胎架總長11.5m,由五個胎架外框++5套鋼齒板組成,外框采用8#,10#槽鋼焊接制作,外框上設有固定齒板的螺栓孔,每個胎架外框上設置可拆卸的鋼齒板,鋼齒板根據鋼筋位置精確開槽。立柱鋼筋在定型加工的立柱胎架上加工成型,所有箍筋與主筋節點處采用COZ氣體保護焊進行點焊,保證立柱鋼筋籠的整體性。 2.2立柱鋼筋吊裝及加固。待承臺鋼筋及承臺橋梁模板安裝完成后,技術員在承臺頂層鋼筋位置放樣出立柱結構四個角點,同時采用線繩將立柱四個角帶線,角點放樣后必須把各個點引到四周的鋼板樁上,并做標記,用來復核吊裝后立柱位置偏差,避免重復放樣勞工費時。 柱鋼筋通過平板車運輸至現場,然后采用2臺吊車將整根立柱鋼筋進行配合垂直整體吊裝至承臺預埋位置(小于5.5噸重鋼筋籠采用2臺25t汽車吊抬吊,6-13噸重鋼筋籠采用SOt汽車吊及一臺25T汽車吊,13-16噸鋼筋籠采用70t汽車吊吊及一臺25T汽車吊)。由于整體鋼筋籠重量大,全部作用于承臺鋼筋網片,會使之變形,立柱底部保證每個面有三根鋼筋直接落底至承臺墊層上,采用焊接L形鋼筋作為鋼筋落底措施。立柱鋼筋四角設置4根纜風繩(直徑不小于8mm),確保鋼筋籠穩定。 3、承臺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采用普通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前,因承臺高度為2.5m,無法滿足規范要求,須設置臨時下料口。下料口間距為1.5m,下料口處將頂部鋼筋間距臨時放大,以滿足甭管伸入承臺內部要求,待混凝土澆筑至1.5m左右后將承臺鋼筋恢復。 4、立柱放樣及頂面處理 對承臺立柱的交接面,做好施工縫的處理。立柱施工前應鑿除立柱范圍內的浮漿至露出骨料,混凝土鑿毛后要用水沖洗并清除積水。并經監理驗收。根據立柱設計結構尺寸、與線路位置關系和人員作業面,將立柱四角的角點放樣到承臺上,立柱輪廓線用墨線彈出,作為立模基準線。用砂漿在橋梁模板四周澆筑一個約lOcm寬,3-Scm高的平臺,水泥砂漿頂面在同一水平面內,以保證橋梁模板底部不漏漿,橋梁模板底面水平。 m.yishengpaima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