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對橋梁模板肋板沖裁落料的技術改造取得成功以后,我們在局總工辦的幫助和支持下,由局撥科研經費,對原流水線沖孔壓楞工序作了徹底的改造:我們首先從收集同行訊息,分析舊模具的主要缺點入手。圖3是橋梁模板何面示意圖。所示孔為圖久小13。8通孔,雙邊對稱的為。形卡卡,緊凸楞。沖壓上稱為起伏,均為深度Z毫米的局部拉延凹槽。這些孔與凸楞第一組中心距端部75毫米,其余每10毫米分布一組,例如1。5米橋梁模板共有ZO組SO孔位,fl。9米橋梁模板則為6組18孔位。原設計模具為雙孔兩組膜,斜楔剛性壓緊結構。該模具役令年久,實際上已經報衷。使用舊模具沖壓橋梁模板側向孔楞時必須有多次定位,產生較大的累積誤差,例如1.a米橋梁模板必須經過5次定位,沖床5次運行沖壓,才能完成這道工序,0,9米橋梁模板也必須經過3次定位沖壓,當沖最后一組孔楞時就會在板端或兩孔中間自然產生一個尺寸,如果應用尺寸鏈的概念,就叫做“封閉環”。因而就有.式中.$A△一封閉環的公差SAi一一各組成環的公差,但(KGBJT一85》國家標準規定:沿板長度的孔中心距允許偏差為士O。sa毫米;板端孔中心與板端間距允許偏差為士o.3毫米。亦就是說,無論以何種定位順序沖壓,其累積;差總和均不應超過上述偏差。如果封閉環為板端孔中心與板端間距,則對子1。5米橋梁模板,每次定位偏差均應控制在倉o.sa‘盡二士a.os(毫米)以內,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大批量產中。因而該道工序的質量問題僅隊工裝這一角度來看就不在控制狀態。事實上在整條生產線中這道工序也經常發生質量失控,以至于一九八一七年產生蘭州用戶反映強烈的質量間題,影響了我廠的聲譽和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解決這一間題可行的辦法是盡量減少橋梁模板側向孔楞尺寸的組成環,換句話說就是要盡量減少該工序定位次數。如果設計使用大型模具一次定位沖壓成型,那么定位允許偏差就可以等于封閉環公差士Oaa7毫米,這就很容易控制了。即使兩次定位,其偏差也不過士Oa.r7毫米,也還是容易控制的。另外,采用大型模具,變多次成型為一次成型也可以大大提離工效,減少機床磨損、節約電能,創造好的經濟效益。m.yishengpaimai.com
|